2007年3月9日星期五

人非生而平等

公司有人要办德国商务签证,
下午zzj花点时间研究了手续。
发现原来日本人短期去德国是不需要签证的。
欧盟国家通用一种SCHENGEN签证,
这种签证有效期是3个月,
对中国人的价格是60欧元。
相当于俺在上海一个月的生活费。

而日本人愿意去德国甚至在那里工作,
只要买张飞机票过去,然后就地找就是了。
虽然不是故意的但是这里明显有一个问题:
根据国籍来判断人的做法可取么?
日本人也并不见得全员品格高尚,
为什么对日本人的审查可以完全放过呢?

除了日本之外以色列和韩国也享有这项政策。
这个说到底也真的就是外交上的努力了。
回头想想咱们就是自己要去个香港,
也要被各种各样的手续磨掉不少时间和费用。

哎,每次和管理出入境的部门打交道都觉得不爽。
什么时候才能习惯被歧视呢……

2007年2月28日星期三

Google Calendar邮件被Gmail默认为垃圾邮件

图为用Google Calendar发送的活动邀请,用gmail收下来一看,竟然自动被分类到了垃圾邮件中。两个邮箱都是如此,害得zzj浪费了1小时检查邮箱服务器……

顺便说一下大家可能已经看到zzj的gmail信箱里,能通过pop3协议把别的邮箱的电子邮件集成到gmail中来,这样不用一个个去检查邮件,也没有乱码问题。这个功能非常强大,不过根据gmail的宣传,该功能目前仅对一部分用户开放使用。如果需要大家可以试试看这个办法:

1. gmail设置的Account选项卡中,先给“Send mail as”添加一个新的信箱,比如 yourname@abc.com
2.这时候写邮件的时候就会多出一个“From”的选择框,让你选择@gmail.com还是@msn.com发送。
3.用@msn.com的地址发送一封邮件给任何别的信箱。
4.等一天,如果成功的话Account选项卡里“Get mail from other accounts”选项会被激活。

zzj就是这样得到gmail的pop3收信功能的。效果图如下。祝大家好运。

Posted by Picasa

2007年1月28日星期日

经典开始菜单的执著

--秋葉原逛街随记1

今天晚上zzj去了《标日初上》中提到的秋叶原电器店。
这家店的名字叫做 ヨドバシカメラ(YODOBASHI CAMERA),
是地铁“秋葉原”站出站后的第一大电子电器卖场,
也是所有外国人到秋葉原后接触到的第一大门户。
今天去的目的是探一探数码相机的行情(数码相机在三楼)。
回程的时候也稍微看了一下一楼的电脑和零配件。

一楼非常显眼的位置是一条大过道,
那里卖的是最新型号的笔记本。
有很多样机可以让用户现场操作。
看到有一台机器预装了Vista,
zzj就好奇地上去看看Vista在笔记本上的效果。
结果没到5秒钟就傻眼了:
Vista的开始菜单被设置成了Windows 2000的经典模式。

且不去想Vista的设计师看到这个会如何歇斯底里,
zzj脑子里浮现出的就是日本人对经典开始菜单的执著。
这是zzj不下第十次看到日本人故意将开始菜单弄成2000模式,
当然有人对Vista也下此毒手倒是出乎zzj的意料。
日本企业里的IT部门,做出的系统安装盘大都也是默认经典菜单的。
在zzj工作的上一个客户那里更是发指地采用了安全策略禁止用户修改。

所有的日本人zzj不能推测,
但至少在IT这个行业里,经典菜单仍然是很得民心的。
至于为什么会有如此现象如此咱们稍后再议,
先来分析一下经典菜单和 Windows XP 的开始菜单各有些什么利弊。
(Vista的zzj还没有足够的经验下结论)

Windows 2000 的经典菜单主要用到的有三个功能:
All Programs (所有程序)
Settings -> Control Panel (控制面板)
Run (运行程序)
其中运行程序反正要打字大家都会习惯用快捷键 Win+R,
(IBM以前出品的没有Win键的手提电脑除外)
余下的两个里控制面板用到的次数也不太多,
大多数人点了“开始”后90%以上会再去点“所有程序”,
所以在 Windows XP 里把“所有程序”往下移到了离“开始”最近的地方。
这是zzj觉得很合理的改进之一。

另外,在 Windows XP 的开始菜单中,
按照用户的使用习惯自动生成的常用程序列表也是一个很好的功能。
避免用户把时间浪费在每次点开层级菜单的过程中。
顺便说一句,如果大家仔细观察可以发现:
Quick Launch (快速启动)中的程序是不会被加进常用列表的。
这个功能在经典菜单里面是没有的。

在 Windows 2000 下,打开“我的电脑”或者“我的文档”,
需要先切换到桌面(鼠标 或者 Win+D )再双击对应图标,
这个常用任务到了XP下也简化成了“点击->移动->点击”。
因为这两个快捷菜单都被包含进了开始菜单里。
zzj一般不用这个功能,但是相信一般用户会觉得比2000方便的。

由此可见其实 Windows XP 的开始菜单比 Windows 2000 有很多改进。
除了zzj很喜欢的 Win->S->C 打开控制面板的组合不能用了之外,
基本上所有功能都兼容到 Windows 2000。
相信各位习惯 XP的也应该能够体会到zzj说的这些。
但是为什么日本人仍然如此积极地使用经典菜单呢?

答案很简单:习惯。
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
日本社会的保守性格在这里显露无遗。
适应一个新的界面需要花上一些代价,
具体来说就是一两个星期稍微降低一些操作效率,
换来长久的效率提高也是很值得的。
在日本IT行业,大家都比较回避新事物,
倾向于用自己熟悉的方法和工具去解决问题。
除非这种方法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一般是很难逼迫他们改变这种思维的。

当然问题不完全在使用者身上。
Windows XP 做出了一个很好的 UI,
但是却少对于使用者的说明和教育(洗脑)。
如果换了google的风格,
想必会在开始菜单上加个很可爱的链接,
内容“Why new style menu”云云。
然后在某一版本中停止对原先UI的支持。
这样用户习惯统一了,系统一致性增强了,
整个开发组的负担也就小了。

但是如今的 Windows,
要是少了经典菜单这个鸡肋恐怕销售量会受到不小打击。
而 Vista 和 Office 2007 的出现,
也彻底暴露了 Windows UI 组如今的真正实力。
详细内容zzj以后会撰文论述。
至于日本人的经典菜单情节,就由它自生自灭去吧。

注:本文提及经典菜单时用了 Windows 2000 作为代表,
事实上早在 Windows 98 时的开始菜单就几乎和它一模一样。
而 Windows 98 的发行,则是在八年以前……

2007年1月26日星期五

zzj为什么要转移到blogger.com

摘要:
1. live space 哪里不好?
2. blogger.com 好在哪里?
3. messenger上的星星很方便,blogger.com怎么办?

正文:
------------------------------------------------------------
1. live space 哪里不好?
微软最近把msn space 升级到了live space。
看上去功能强大了不少,但对于zzj来说那些东西基本用不着。
整个系统现在极度依赖大量的图片和脚本,
这样构架的直接结果是为了打开一个space,
浏览器不得不从服务器上下载几十个小文件,
从地址栏回车到可以编辑留言之前一般要花10多秒钟。
打开某些字数多的blog页面甚至有CPU100%几十秒钟的情况。
这是导致zzj决定换服务器的直接原因。

------------------------------------------------------------
2. blogger.com 好在哪里?

google出的产品,用户界面令人无可挑剔。
不过这里说的用户界面,不是看上去有多漂亮多有品位,
对于英特网这个特殊的环境来说,做漂亮是要付出相当代价的。
blogger.com 用户界面值得称道的就是操作方便。
无论是发表文章还是阅览文章都很简洁明了。
用户不会花费无谓的时间在等待和学习系统上。

比如live space 的留言必须登录(为了登录必须注册),
这样很可能有些人觉得麻烦就不给你留言了。
blogger.com 就可以在匿名留言和注册留言之间选择。
如果管理员设置了允许匿名浏览的话,
随意浏览到此想发表意见的用户就可以省下————
登陆/注册填表验证以及以后管理帐号密码等复杂的事情,
直接“输入——〉确定”来参与讨论。

另外blogger.com允许用户同时维护多个blog。
这样可以针对不同的读者发布不同的内容,
避免把不相关的东西都堆在一起的情况。
space的“分类”功能可以一定程度解决这个问题,
但是订阅rss的时候是没办法分类的。
而且blogger.com的每一个blog也都可以分类。

好处很多,在使用blogger.com 的时候,
系统大多会在适当的地方提示你一些有用的小技巧,
显示为一个可点击的蓝色的小问号。
大家使用一下立刻就能够体会到了。

------------------------------------------------------------
3. messenger上的星星很方便,blogger.com怎么办?

在web2.0 的时代我们应该让信息来找我们而不是我们去找他们。
你只需要一个普通的RSS阅读器,就可以随时掌握blogger.com上的更新情况。
blogger.com 上非但可以订阅网站的更新,对于特定主题的留言也有RSS订阅功能。

如果你使用firefox,可以点击地址栏右边的橙色图标加到订阅列表中,
随后收藏夹中没有阅读过的内容会用着重的字体标出便于你掌握。
不过对于初学者zzj推荐google的另一个产品google reader来阅读。
具体方法是,登陆 http://reader.google.com
注册一个帐号,然后添加那个blog的名字就可以了。
google会自动寻找到blog的rss feed并且帮你配置好,
然后就立刻可以阅读了。

这种办法远比每次登录"what's new" 然后看space来得高效。
省下来宝贵的时间大家可以多多利用哦。

------------------------------------------------------------
4. 想到再加……

2007年1月19日星期五

最近放弃的一个HTML编辑器-Nvu

最近要改几个网页,在网上搜索了一下HTML编辑工具。
发现免费工具里面Nvu(读作N-View)用的人最多,
于是就好奇地下载下来试了试。

不过结果并不怎么令人满意。
用了一个小时左右就发现挺多非常令人很难过的地方。
最麻烦的是这个软件本身不稳定,崩溃了好几次。
在编辑CSS或者模板的时候崩溃的频率比较高。
google搜索"nvu crash"发现不少人也遇到了同样问题。
手头干活到一半忽然软件崩溃了得重新来是一件令人很不爽的事情。

除此之外软件的操作界面也不是很令人满意。
Nvu的界面基于Mozilla,当然还发展了不少怪异的新特性。
比如在源代码的Tab工作的时候每次存盘必定跳回设计Tab,
然后要继续编辑源代码不得不用鼠标再点回来。
不知道作者到底自己是不是经常用这个软件,
难道一点都不觉得不方便么。

Nvu自带的CSS编辑器也非常令人迷惑。
整个界面上的用语和操作方法很含糊,
zzj猜了10分钟也没搞清楚到底怎么管理一个外部样式表。
其实Nvu可以做到管理外部样式表,在别人写的教程里能找到,
不过一个软件的界面不能完全依赖文档和教程的,
(当然vi还是蛮好,除了不用的人都用了)
很可能用户心一急可能就会放弃你的软件了。

比如zzj最后决定还是用文本编辑器来做那些网页,
或者考虑提议公司购买几套dreamweaver。

总结下来自由软件毕竟不如商业软件来得好用。
毕竟开发这种大型软件是一种比较繁重的劳动,
如果没有兴趣驱动的话,只能靠利益来驱动了。
自由软件……对商业软件业很难构成太大威胁啊。

2007年1月10日星期三

说说日本的IT业

来日本的时间也不短了,
从踏上日本国土第三天开始就被分配到了项目中去。
三个项目都是典型的日本IT项目:
企业信息系统、媒体发布系统和证券管理系统。
成千上万的日本人和中国人每天都在这些项目里埋命。
值得一提的是在日本从事IT的中国人数量很多,
甚至在有些项目里中国人的数量占绝对多数。

经历了三个项目之后,zzj清醒了(独白:其实是忍无可忍了-。-)
翻翻自己几个月的日记,对日本人工作的不满零零散散地遍地都是,
要把他们统统曝光出来一来篇幅不够二来太过琐碎。
这里挑几个重要的说说吧。

日本IT业的第一大特征是:抄
不管好的坏的东西统统照搬,
对那些设计人员来说要他们构思点新的东西出来恐怕比宰了他们还困难。
不管是什么系统你都可以发现构造都一样。
你抄我的我抄他的抄来抄去,最后越抄越不合潮流。
软件的进化是在不断发生的,操作系统、office软件等等,
都不断地在改进用户的操作模式,或者打击竞争对手或者愉悦消费者。
但是你现在要去看日本企业的系统的界面和操作方式,
九成还停留在windows2000的时代。
界面倒还算了,操作方式的低效率真是令人头疼。
很多地方一眼就可以看出来“稍微改一下效率会高很多”,但就是不会有人去改。
设计的人无所谓,开发的人也心安理得,最终用户竟然也不觉得不方便。
当然你给他改了他还是会觉得“啊这么做好很多啊”,但自己不会动手滴。

第二大特征是从业人员基本不学习,
要说设计靠的是一种意识,那么开发多半是靠扎实的编程能力。
但是日本的IT工人……哎,大多数都是陷进泥潭里一辈子拔不出来的类型。
你要说他不会写程序吧,还会一点点的。
但是他能写的代码,就到if-then-else为止了,而且不懂模块化。
遇到复杂点的逻辑,代码你就别指望看懂了。
曾经在一个项目里面要改一个8层300行的if块,气得zzj当场想砸显示器。
(momo显示器,俺也不知道为什么第一个想砸你)

而且,很难想象日本的IT工程师不学英语。
事实上英语在日本很热的,很多很多很多日本人热衷参加各种业余英语班。
但是IT业人士却大多只认识字母并且把R读作“阿鲁”把M读作“埃姆”。
不学英语的话,写程序的时候要查API怎么办?
这个没问题!!日本人写程序不需要API的。
他们有很多例子书,找个类似例子改一改就行了……

就这样混混日子的,到了40岁也能轻松拿个年薪1000万潇潇洒洒地活着。
所以对他们来说工作也毫无压力的,不用提高技术,
等到年龄到了不管能力如何总是会一步步竞升上去。
所谓的年功序列制度,这种缺少激励机制的环境,
对组织的成长和各人的工作动力来说都没什么好处。

日本IT特征其三就是剥削。
细节写得太多了咱们来从宏观上面看看这个产业链。
从刚才写的东西来看大家也能够猜到这个行业的产品是多么低质量和死板,
但为什么日本的IT仍然那么发达呢?答案在于它们背后的行业经济支柱。
俺自己写软件玩软件的时候很少有看到日本人开发的好的软件。
而日本的IT业也不是以产品型软件为主的。
大量大量的预算最终落实在一种所谓“業務APPLICATION”上。
这种“業務APPLICATION”,和咱国内说的“信息化”是一回事情。
日本这几年的经济不错,不少企业手里都有闲钱,
这时候那些老大们就不免都对“信息化”这个概念跃跃欲试,
千方百计想“导入”个什么IT系统风光风光。

于是乎成千上万的垃圾系统就被开发出来了。
结果呢,真正没见到提高多少效率,从业人员倒成为了系统的奴隶,
整天填这个表填那个表,忙得不亦乐乎。

啊,这个是后话,在系统没被开发出来以前还有很多故事的。
在决定要开发系统之后最终客户的公司首先要找到合适的开发商。
在这个时候社会关系就起着微妙的作用了。
大公司的sales一般总能抢到第一手的订单。
然后也不用自己做,提一提价再包给和自己有裙带关系的小公司手里。
这个有关系的小公司自己出一两个人,
再从别的公司(比如中国人的公司)定购几个人,
时间到了一拥而上设计编码测试交付就是了。

一个利润并不丰厚的项目经过层层转包,
自然劳动者最后的所得就少了。
或者其实这样说更加接近事实一点,
一个月薪30w人在IT里面找工作,
公司为了生存就得把一人月的价格开到45w。
然后转手一个公司变成55w,转手两个变成65w。
这样一来劳动者只能拿到客户报酬的一半左右。
而且事实上在日本三层、四层的人力外包非常多,
可想而知剥削的严重。

日本最大的IT人口贩子估计要数NEC。
所谓的日本电气电子公司,本身根本就没见什么核心产品。
就靠着自己的品牌到处拉单子然后转手人力赚钱。
俺们公司不是很大,处于食物链的中下游。
很大一部分的单子就是NEC吃剩下的。
但是即使如此也仍然有下游公司将人员派到我们这里来,
然后再由我们公司给他们提供岗位。
有时候俺真为咱的同志们叫苦啊。
出勤的时候对外自称NEC的某某某,
做着team里面要求最高的工作,
薪水却又只是那些日本人的一半。

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还是由于竞争激烈造成的。
现在中国各路人马都想尽办法把日本的项目包到中国去,
或者就是把稍微会一点点日语和IT的中国人弄到日本来。
中国人做事的风格就是只要有利益,大家就一拥而上。
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短时间内供过于求,于是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

哎其实这种现象哪里都有的,只不过俺现在处在劳动阶级的一方。
如果哪天俺有了资本,也肯定希望生产率高成本低的劳动力的。
毕竟自己投资自己担的风险,也付出了经营和管理的时间和精力,
赚取一些劳动者的剩余价值没有任何不对啊……
嗯到时候多为员工考虑一点,多给他们留点利益也就是了。

2007年1月8日星期一

2006年终盘点

2006年终盘点

来日本以前也写过一篇类似的总结发表在msn space上。
这几天回头看了看,觉得还算有些参考价值的就贴过来了。

2006年是zzj来到日本的第一年,也是开始独立生活的第一年。
这一年里发生了太多太多的事情,
大多都记在了自己的日记上,而荒废了blog。
一直想写篇年终总结的,拖啊拖啊得就拖进了2007年里。

当时zzj决定来日本的最大目的是学日语。
在这一年里,似乎日语却没有太大长进,反而有些退步的感觉。
当然真正退步了倒是不可能的,是学然后知不足的关系吧。

在日本第一件耗费工夫的大事儿是参加韩语水平考试TOPIK。
为了这个考试zzj足足进行了三个半月的特训。
结果虽然没有考上,不过还是有了相当的收获。
把常用单词背了一遍,听力也有了长足的提高,
目前的水平属于非母语的中高级,下一步要提高口语和速读。

工作上:九个月,参与了三个项目。
来日本前俺根本没想到日本的IT竟然有如此颓废。
保守、不变通、抄袭是这个行业的通行证。
中国人说“磨刀不误砍柴功”,
而日本人的做法通常是“手里有刀先砍过去再说”。
这种做法砍几棵树十几棵树可能快些,
但是日本拙劣的“业务系统”通常都是成百上千个雷同任务,
如此低头猛干可是需要极大毅力的事情。
日本人乐此不疲,行则必果……但是zzj要很倒霉地陪他们加班。

可想而知那些外包到中国的coding(日本人叫“制造”)
和测试就更是重复体力劳动了。
现在zzj也大致看透了这个行业的运转情况,
反正比想象得无趣很多,以后有机会换行当吧。

来到日本以后才会发现以往忽略了学习这回事情。
尽管俺从毕业以后一直没有停止过学习,
但是事实上这种学习和小时候那种对任何事情都有激情的学习是大有区别的。
只身来到这里,一切都是新鲜的有活力的,再次激起了zzj学习的动力。

在日本人人都很忙,每天可利用的时间是有限的。
所以研究如何节约时间也成了zzj的兴趣之一。
当然花钱买现成的晚饭和荒废blog就是为此所花的代价。
在来日本的这9个月里无论再忙再累,
每天至少也会花两小时以上看书和学外语。
这点是zzj一直很自豪的。

最后,这段时间的生活极大地改变了zzj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观。
或许就像老大说dainty那样,变成了“自由无用的灵魂”了吧……(笑)
但是俺相信自己不会是无用的,
只是现在需要寻找一个合适自己的定位。

去年的展望里写道俺要在2006年里掌握法语的,俺没有做到。
希望在2007年里能够有所弥补,抑或是再次失言。
送父母去欧洲旅游的愿望,也因为种种原因需要推迟。
一个人生活在这个资本主宰的社会里,受到的限制太大了。
希望俺有一天能够突破这个限制。不过不急。

2007年1月4日星期四

2005年末盘点 [转载]

2005年末盘点 - 社会人のzzj [转载]

原文:
http://zzj2006.spaces.live.com/blog/cns!F890D0686C3BA799!275.entry

这个空间的名字叫做zzj2006,
原先打算是用来记录zzj在2006年的心情的。
不过在2005就开始启用也不是坏事,
因为这一年还是有不少值得回味的东西的。

盘点一下还有些必要,
虽然心里一本帐很清楚,
但是日子久了就淡忘了。
稍微简略地写几笔吧。

zzj去年11月底入的HP,距今为止13个月。
勉勉强强也算工作一年的盘点吧。
在这一年里面主要做了三件事情。

1.成功地完成了学生到民工的角色转换
刚进HP的时候对什么是工作理解还不深刻。
而且公司里有着一种比较严重的论资排辈的倾向。
在中国以资历取人的人/公司实在不胜枚举,
一个刚刚毕业的本科生进公司的地位也可想而知。
那时候在别人的眼中,zzj只不过是一个
“会说几句英语、有时候能发表点特别的见解”的本科生而已。
几经辗转zzj在加入现在这个项目以后,
终于有机会作为团队的一员被平等地承认了。
这对zzj的工作生涯是一个很大的飞跃。
而且这个职位有着和客户直接接触的机会,
每星期有几次的电话会议,每天要写信交流。
所以一开始对zzj的锻炼非常大。
高中时代苦练英语为此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同时也是zzj能力逐渐得到大家的承认的主要筹码。
通过这一年在HP的工夫,
现在zzj已经完全没有学生的气质了。

2.大张旗鼓地找了一次工作
要说这一年最大的长进,恐怕是来自这次换工作。
从对市场完全没概念,胡乱在51job投下第一份简历开始,
zzj走了好多企业,见了好多各种各样的人。
这些人当中有职位有高有低,经历有深有浅;
有很朴实的,也有十分能说会道的;
有和zzj共同想法的,也有想法和zzj大相径庭的;
有话不投机半句多的,也有另zzj打心眼儿里钦佩的。
同样,有很宽松的企业,风气很好的企业,给与人相互尊重的企业,
也遇到很苛刻的企业、很恶劣的企业、很高傲的企业……
说实话真是长了不少见识,感叹世界之大无奇不有。
更重要的是,这使我从市场的角度重新认识了“工作”这回事儿。
其实这个仅仅靠每天的上班下班来了解是不充分的。
而找工作正是这种方式的完美补完。
每一次面谈经历都能增强zzj做出正确判断的能力,
同时让zzj站在更高的立场上看待自己的职业和市场的需求。
简而言之,就是要让自己有“特色”和“核心竞争力”。
(如果企业能很轻易地找一个人替代你,那你势必在竞争/合作中处于弱势。)
前面说到zzj完全脱去了学生气质,这是主因。

3.扎扎实实学了一年韩国语
经过大三下的考研和大四一年考试的洗礼,
到了公司后zzj的感觉就是:太空(kong4)了!
仿佛精神和体力上的压力一下子减低为了负数。
于是到hp报道后的第一个周末,
zzj就去书店买了一本《标准韩国语》和磁带。
从此开始了学习韩语的历程。
在学校里承受的那种巨大压力一下子消失后,
真是有一种“痛定思痛,痛何如哉”的快感!
自己想学什么就学什么,想追求什么就有时间追求什么。
这和之前的生活相比简直就是天堂。
所以zzj轻轻松松地坚持学习了一年。
不过当中因为工作啊转职的原因,
也曾经恶补过一阵子英语和日语 :P
不过这一年主要还是以韩国语学习为主。
最近已经略有成效、学出一些乐趣来了。
托HP的福,让zzj又多了一个了解世界的视角。

嗯其他的零零碎碎的事情也不少,
比如打乒乓啊、卡拉OK啊、聚会啊玩啊等等。
这里就不一一盘点了。

2006年的展望zzj也有的,不过要先放在心里 :)